智財策略:防禦性公開

日前參加一場由LexisNexis所舉辦的智財權管理研討會,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一天的最後一場由國外知名智財權資訊服務廠商IP.com所作的演講,介紹到防禦性公開的一段說明。

防御性公开指的是将一项发明向公众公开以阻止别人对其申请专利。这可以确保任何人都不会再获得该项发明的排他权,从而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运作自由。进行防御性公开时一定要注意在有可能被专利审查员审查将来的专利申请时作为检索文献的受到广泛承认的技术性杂志或出版物上公开。 (Esteban Burrone, http://www.wipo.int/sme/zh/documents/freedom_to_operate.htm)

根據 WIPO中小企業網站一份文件介紹到防禦性公開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可以排除他人透過專利申請影響到公司產品實施(製造銷售)的有效方法。

IP.com 總裁Thomas J.Colson進一步舉例介紹到實務上使用的方法,他提到日本企業蠻常採取在重要專利的周圍申請專利保護,也就是所謂包圍式的策略來申請專利,作為封鎖原創專利實施以達到交互授權的目的。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是第一個發明椅子的人,為了要保護我們的創作,當然要將最原創的構想,也就是椅子(紅框部分)的專利申請下來,但是如果其他人看到這項專利之後,可能稍作修改,將椅子其他的變化型態的專利申請下來,這樣反而我們為了要生產有把手或是有輪子的椅子,還必須要取得這些人的授權,才能實施,即使最原始的構想是自己發明的。為了避免這個狀況發生,一個策略是我們將相關的變化型也都用專利保護起來,當然,免不了要花費許多申請以及維護費用。另一個策略,就是防禦性公開,透過這個方式,我們將相關椅子相關的型態在專利審查官可能檢索的雜誌或網站上於以公開,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保護到核心的發明構想。
 

其實不只是日本企業喜歡採用包圍式的專利布局,台灣的廠商更是深諳此道,像是Apple的IPod出來之後,就有很多的周邊產品應運而生。所以這樣看來,防禦性公開的策略可以做為創意原創公司突破專利包圍封鎖的一項武器。

但做為企業的智財管理者,在做智財權佈局時,還要會考量到其他因素,例如,較小型的公司或是發展中的公司,會傾向取得更多專利權,以增加授權談判或是企業評價的籌碼。而較大型或是已有完整專利佈局的公司則可能使用防禦性公開策略,因為對他們而言,降低無謂侵權訴訟的風險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