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產業IPR的運用策略

MIT台灣製產品是政府近來一直主要推動的認證制度,希望國人支持台灣製產品、支持國內產業。MIT不再是仿冒王國的代稱,台灣製造將是高品質產品的稱號,然而這些優質產品在未來如何持續擁有競爭優勢,消費日用品大廠P&G提供了我們一個運用IPR策略的範例。

作為日常生活用品業龍頭P&G公司的IPR部門,他們的目標是「積極與客戶一同創造、管理及擁有更完美的智慧財產」,並管理在全球超有45000專利、125000個商標及280工業設計案。

他們以往也跟大部分的企業一樣,專利事務是由研發部門與專利事務所接洽,商標申請是由行銷部門與商標事務所接洽。但這樣的配合方式開始改變成在產品專案一開始,專利部門也有成員加入專案,協助該產品負責研發、設計、行銷的同仁構想透過哪種智財權以及如何搭配運用,才能確保這項產品上市之後仍可以持續保有它的獨特的競爭優勢,並與專利事務所及商標事務所合作,並且不論是哪種型態的智財權保護,最後都必須以法律的手段來處理授權或是侵權的問題,所以法律服務專家的先期參與也是模式轉變的特色之一。

資料來源:Patinex, 2008

以一個泡沫沐浴乳產品為例,分別可以用專利、設計專利、立體商標、一般商標以及著作權來保護產品的配方、泡沫劑、瓶身、按壓式噴頭、人體工學設計、包裝設計(配方、泡沫劑、人體工學設計、包裝設計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及設計專利,瓶身與按壓式噴頭財是可以申請3D商標。

資料來源:Patinex, 2008

原來一個看似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透過巧思可以創造商機之外,透過智財權的規劃與布局才能確保龍頭廠商的地位不只第一,更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