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頂尖創新人才的基礎條件

2014年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公佈,瑞士第4度蟬聯冠軍,前10名大多是歐美等高所得國家。雖說有錢的國家可以大筆投資於教育和研發等活動,推動創新比較容易,但富有的中東產油國家創新排名卻不見得名列前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問題出在創新的基礎條件,唯有最重要的條件全部具備,才可能出現為數眾多、教育良好的人才,協助國家科技急起直追。這些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呢?

 

innovation_index

全球創新指數近四年的排名變化

資料來源:201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

  1. 人才養成

創新是由「人」推動,而且是受過適當教育和訓練,有能力開發創新產品和服務的人。

 

  1. 公共研發(R&D)

公部門和國家在推動創新方面可以扮演的角色,並不僅僅只有制定必要的創新鼓勵政策和獎勵辦法,在此之外,公部門還必須能夠主導突破性的創新,讓私部門能夠在此基礎上,再自行創新,從而帶動經濟成展和發展。

 

  1. 文化

社會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以及創新步伐的快慢,很大程度取決於社會文化。一個社會如果排斥創新、凡事不信任、阻礙流動或移民、不愛合作,就不太可能具備創業精神,也很難產生頂尖的創新人才。

 

  1. 智慧財產規範

一套妥善的智慧財產制度,既能保護智慧財產權,也能帶動開放式創新,是生產創新不可或缺的一環。

 

  1. 先進的資訊技術生態系統

快速而可靠的通訊環境,是發展和維繫創新網絡的關鍵要素。

 

  1. 支持新創公司

小型和微型企業,尤其是新創公司,對於新構想的商業化而言十分重要,因為這些公司能夠把新構想轉變成就業機會和財富。政府應該推動各種鼓勵創業的措施,包括給予優惠稅率、制定更為寬鬆的破產程序,以及提供研究誘因。

 

  1. 桑格因素

這是借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桑格 (FredSanger) 的話而來,這位老兄厲害的地方不在得過諾貝爾獎,而是得過兩次諾貝爾獎。他說,第一次得諾貝爾獎要比第二次得諾貝爾獎,來得困難許多,因為第一次得獎之後,你可以拿到許多研究資源,共同研究者也很好找,一切都變得容易許多。換句話說,成功孕育成功,就跟錢滾錢的道理一樣。有天賦的人一旦有了初步成就,獲得肯定之後,經費、設備、終身教職和崇高地位就會一起跟著來,好讓你在日後還能繼續創造同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