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轉性不靠訴訟而真的以發明興利!?

芬蘭農產品供應商Raisioagro近年推出一款名為Benemilk的乳牛飼料,可以提高牛奶脂值含量,大受芬蘭酪農歡迎。最近這家公司找上高智發明 (Intellectual Ventures, IV),希望IV協助將Benemilk推向全球市場。開拓市場過程涉及諸多專業,例如申請專利、與各國酪農簽約,以及改良飼料配方提高牛奶產量等等,IV熟悉保護發明所需的各項工作,找上他們實屬合理,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家惡名昭彰的公司,如何從大家公認的創新之敵,改頭換面,開始協助企業創造暢銷產品?

自2000年成立以來,IV不斷蒐購專利,同時找來大批科學家和律師協助研發和申請更多專利,最後他們累積出全球數量最為龐大的專利組合,並且開始利用這些專利四處興訟,被他們盯上的公司要不付錢了事,要不對簿公堂,IV因此成了企業界人見人厭的專利流氓。

從科技公司口袋賺得大把銀子的IV,現在竟然開始從事生產,積極將手上的專利變成產品和成立新創公司。他們推出的第一批產品包括超高效率核子反應爐、免水洗衣機、自癒混凝土以及吸取漏油的巨大清潔刮板。還有國家請IV幫忙降低氣溫,或者請他們製造機器人取代外勞。

Illustrations by Braulio Amado

為了轉型,IV在今年8月19日解僱了兩成員工,約140人,絕大部分是專利業務部門人員。而負責將創意變成產品的新團隊,則募集了數百萬美元,準備挹注IV支持的眾多新創公司。此外,還有25,000 名獨立發明人將構想提交IV審核,一旦構想變成商品上市,他們便可賺取權利金。IV技術長兼共同創辦人Edward Jung表示:「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具引擎,可以解決各種重大問題。」

Jung曾任Microsoft總架構師,在他看來,現在搞不清楚狀況的是矽谷,不是IV。矽谷一堆創投眼裡只有社交和行動應用程式這些小東西,而大公司則是猛砍研發預算,凡事只看近利,不再有人願意花上十年解決一個問題,IV不同了,他們看的是長遠未來。Jung說那些把IV看成是IP收集機器的批評者錯了,IV很快就會推出數十項革命性產品。

IV發下這番豪語的後盾是強大的發明實力。他們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貝爾優 (Bellevue) 的實驗室有五棟建物,共有170名科學家在此工作,其中40人擁有博士學位,他們的工作內容是提出構想、試驗構想,然後將構想申請專利或繼續下一階段的發明。實驗室備有8000多種科學設備,包括質譜儀、雷射、粒徑分析儀和液壓機翼彎管機。目前實驗室佔地5萬平方呎,近期將再遷至8萬平方尺的新空間。

IV Lab是IV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Nathan Myhrvold的心血結晶,跟Jung一樣,他也曾經任職Microsoft,擔任的是技術長一職。IV Lab目前已有多家衍生公司,其中有些還獲得Bill Gates的支持。比較重要的衍生公司有製造新型核子反應爐的TerraPower、製造衛星的Kymeta,以及從事影像偵測技術的Evolv Technologies。此外,IV還發明了圓筒大小的保冷裝置,只要幾把冰塊就能保冷長達數月,目前已普遍使用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中國有家製造大廠也使用相同技術,想要製造不需倚賴穩定電力的商用冰箱。

IV自認非常努力從事有益民生社稷的發明,但矽谷的不信任態度讓他們很受傷。Jung忿忿地表示:「我不懂為何大家把我們看得特別邪惡。……如果Google還是哪家公司放話要給我們好看,我倒想問問他們:你們有哪些發明可以拯救上萬條人命?如果有人可以解決眼前的重大問題,就應該讓他們去解決。」

IV

IV基金的投資者和訴訟對象

按一下看大圖

 

IV’真正賺錢的是「發明投資基金」(Invention Investment Fund, IIF),基本上類似創投公司成立的基金,但它不是投資新創公司,而是投資IV利用其專利組合賺錢的能力,其收益主要來自授權,少部分來自和解金或法院判決的賠償金。

IV首次到矽谷招攬投資者的時候,科技公司的投資意願相當濃厚,道理很簡單:有了IV的7萬件專利當靠山,大公司比較不會遭競爭對手提出訴訟,因為他們可以輕鬆地從IV的專利組合,挑出可以提出反訴的材料。Apple、Microsoft、Cisco SystemseBay、Intel和 SAP都跟Google一樣,加入了投資IIF的行列。

此外,IV也與新創公司簽約,例如Nest在2013年購買了IV的方案,取得智慧溫度調節器如何在網路宣告存在的專利。Nest此舉基本上就是向那些想要阻止或拖延他們進入市場的大公司購買保護。

然而,IV的企圖不僅止於此,他們又陸續募集第二個、第三個基金,Microsoft和Intel等公司投資了不只一個基金,但另一些公司在第一個基金之後就不再投資,而這些不再加碼的IIF投資者很可能從IV的朋友,變成IV的敵人,甚至被提起侵權訴訟,Google就是一例。

IV的商業模式招來許多批評,特別是「發明會議」,簡單地說,就是召集團隊在一個房間裡頭發想新的發明,然後由律師將這些憑空產生的構想包裝成專利,用於日後的訴訟。這是許多人痛恨IV的最大原因。

IV2

IV目前已經提起50多件專利侵權訴訟,但法律程序曠日費時,影響到基金的報酬率,最初的基金在2012年的年報酬率還有16.2%,但第二個基金卻已跌到2.5%。Jung表示:「矽谷有人不喜歡我們的商業模式,那是因為他們希望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或者根本只想佔發明人的便宜。我很訝異,竟然有這麼多公司承認侵犯了我們的一堆專利,但卻堅持不肯付錢。」

現在IIF基金仍是IV業務的大宗,但IV也推出幾個新的基金,主要在授權可以變成商品和成立新創公司的發明。由於商業模式微調,IV才有八月份的裁員行動,因為他們不再需要那麼多篩選和整理資訊的人。

如果從IV的創辦宗旨來看,IV今天的轉型嘗試並不令人意外。Myhrvold 和Jung兩位創辦人在Microsoft結識,他們眼看這家全球大企業沒有意願、也無組織來解決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於是在1999年決定自己出來創業,為的就是鼓勵發明,為眼光長遠的偉大發明找到實現價值的機會。

IV建置了一個發明人資料庫IVIN,登記在案的發明人超過2萬5千人,這些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形成一個發明網絡。他們向IV提出發明構想,如果通過審核,每個構想可獲1萬7千美元,而且申請專利的費用全數由IV負擔,發明如果變成產品,授權收入由發明人與IV分帳。IV的員工散布世界各地,目的是為了親自接觸發明人,跟他們會面和握手,邀請他們參與IV的研發工作。

IV內部有個專門負責成立新創公司的團隊,由Dave Rosenberg負責,他帶領8名成員,向IV和外部發明人募集500萬美元,用以打造原型機,然後據此建立新的公司。IV的第一家新創公司名為QSense,專門從事小型感應器的開發,目前已推出LucidAir和LiquidIO兩項產品。Rosenberg樂見公司管理高層開始重視生產,他說:「我們不想做Snapchat那種沒有意義的東西,我們想做的是大家會想花錢購買、會想使用的產品,這可困難多了。」

目前尚無跡象證明IV已經掌握從事生產和行銷的關鍵,可以順利將發明變成暢銷產品。在矽谷人的眼中,IV仍舊邪惡,新創公司那套說法只是個陰謀。儘管如此,Jung有信心IV一定可以說服批評者,並且陸續做出成績。「別人不願去碰的問題都是大問題,不是一個人或一家公司可以解決得了,」他說。「這些得集結眾人之力才行,而這正是我們公司的創立目的。」

 

本文摘自Silicon Valley’s Most Hated Patent Troll Stops Suing and Starts Making”, Bloomberg Businessweek

 

[廣告一下]

如果您也希望建立更強大的專利組合,以便未來在專利授權、技術交易時能夠取得更高的價值,歡迎您參考新聚能的專利布局服務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