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福部於2015年所發表”2014年台灣十大死因”的統計得知,第一名為惡性腫瘤,另外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致死率前三名的癌症分別為肺癌、肝癌、胃癌,且全球新增癌症疾病有一半來自亞洲地區,其中在肝癌病例中,中國占了50%以上,尤其是由B型肝炎所引起的肝癌。
目前針對癌症的治療,約有3成的癌症在標靶藥物治療下,約有10年的存活率,但目前健保同意給付的標靶藥物並不多,而納入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又因有諸多限制不易申請,以肝癌為例,第一個納為健保給付的藥物為Nexavar,在健保署的藥品給付條件中提到”限於轉移性或手術無法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細胞癌,同時還要符合轉移到其他器官或是侵犯到大血管等條件,才得以申請,而申請療程每次以兩個月為限”,種種諸多限制,若以自費方式估計每月需負擔新台幣18萬元(約人民幣3.6萬元),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相當大的負擔。
目前許多疾病治癒的關鍵因素在於是否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女性最好發的子宮頸癌為例,在提倡進行抹片篩檢後,則大大提升治癒的機率;下,疾病的篩檢技術就顯得十分的重要,若能藉由檢測提早發現並進行治療,則可以免除後續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對於患者及其家人將是一大福音。
因此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下,因應精準醫療的浪潮,傳統的醫學檢驗搭配資訊、感測、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出全新的醫療模式已是未來的趨勢,現今的疾病檢測朝向快速、簡單、可攜式發展;依據Zion Research對全球癌症診斷市場調查統計,預估2020年營收將達到美金1286億元(約人民幣8528億元),且由上一篇即時檢測(POCT)於精準醫療之應用的文章內容中提到了比爾蓋茲及亞馬遜創辦人、三星、Apple、Google等科技巨擘早已開始跨足精準醫療領域,針對POCT開始進行專利佈局,顯示這些大企業對於精準醫療的前景看好,因此新聚能接續上一篇即時檢測(POCT)於精準醫療之應用的專利分析中,再更進一步探討有關致死率前三名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檢測技術專利佈局現況以及相關專利技術,請見以下相關專利分析:
專利申請趨勢
並簡單摘要有關於胃癌、及肝癌的代表專利如下:
CN103459597B-用于预测胃癌预后的标记和使用该标记预测胃癌预后的方法-三星
本發明涉及用於預測胃癌預後的標記、用於預測胃癌預後的組合物和試劑盒,所述組合物和試劑盒包含用於測量該標記表達水平的製劑,和使用所述標記預測胃癌預後的方法。根據本發明,可以精確地預測胃癌預後,並且可以基於預測的預後有利地建立適宜的治療計劃,以顯著減少由胃癌引起的死亡。尤其,根據本發明,可以對Ib/II期胃癌患者中已經預測具有消極預後的患者使用用於III期胃癌患者的治療方法,藉此大幅度提高存活率。
CN104762371A-用于预测或监控c-Met抑制剂效力的生物标志物-三星
本發明提供了預測和/或監控c-Met抑制劑效力的生物標誌物;預測和/或監控c-Met抑制劑效力的組合物,包括檢測該生物標誌物的物質;選擇適於應用c- Met抑制劑的受試者的組合物,包括檢測該生物標誌物的物質;用所述生物標誌物預測和/或監控c-Met抑制劑效力的方法;用所述生物標誌物選擇適於應用c-Met抑制劑的受試者的方法;和預防和/或治療癌症的方法,包括向所選的受試者施用c-Met抑制劑。
CN103940996B -Cystatin SN和AFP在制备诊断和预示肝癌标志物中的应用-上海良润生物医药科技
本發明公開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製劑SN(Cystatin SN)與甲胎蛋白(AFP)的聯合應用,具體為Cystatin SN與AFP在製備診斷和預示肝癌標誌物中應用,本發明還公開了肝癌標誌物的捕獲劑,將捕獲劑與常規試劑組合後形成肝癌檢測試劑盒,所得試劑盒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等優點,能夠用於肝癌的早期診斷,治療過程中的療效評估及其治療後的轉移復發監控,檢測結果早於臨床症狀。
由上述癌症檢測專利所揭露的內容來看,發明效果皆希望將檢測技術運用於疾病的快速及早期檢測,朝向即時診斷的方向進行,未來在精準醫療的驅動下,將使得疾病檢測技術快速發展,不僅檢測時間縮短且更為精確;但目前許多疾病即時檢測仍停留於初期快篩,仍需於實驗室進行確診,要達到”即時確診”仍還有一段路。而新聚能也會持續觀察即時檢測相關的技術發展,若有新的發現再與各位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