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充關鍵字以加速找到相關專利

作者:Jack / 台科大碩士生

  新聚能科技於2021年07月30號舉辦《快速找到相關專利》線上講座,本次活動分為兩部分,分別由新聚能總經理Ray及專利分析師Peter擔任講者;第一部分講述專利檢索的技巧和方法,第二部分則以專利資料庫incoPat為例,進行實務操作,以期讓參與講座的學員,對於專利檢索,可以有基礎、全面的認識。

  第一部分前半段,提到需要專利檢索的原因,指出專利檢索有「將專利視為技術情報來源、避免侵害他人專利、尋求專利授權許可」三項功能;新聚能總經理Ray指出,隨著專利資料的暴增,雖然找到前案的機率上升,但檢索時的統計分析、篩選比對工作量也隨之上升,而且,找到前案的機率上升,換言之,公司若欲申請專利,那通過率勢必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講座中提到「家登 VS 英特格(Entegris)舉發案」家登提出6次專利舉發,當中前前後後提出將近30個專利前案以主張英特格在台所擁有的發明專利無效(公告號:I317967  名稱:光罩載具及支撐光罩之方法),家登直至第六次才舉發成功,避免遭罰近十億侵權判賠金額的風險。由上述範例可知,專利檢索於實務操作上,確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可防止公司陷入遭罰鉅額侵權判賠金額的困境。

  第一部分後半段,Ray提出進行快速有效的專利檢索方法,讓學員對於專利檢索有初步的認知;完整的檢索流程大抵可歸納為:閱讀及瞭解檢索技術主題,嗣後先以廣泛檢索找出初步清單並找出代表性專利的IPC分類號,再來以擴充關鍵字與技術分類發展本案檢索策略,之後確認檢索結果是否包含重要專利與主要發明,確認完畢可進一步搜尋特定申請人(公司),然後透過引證及被引證關係擴充更多文獻,接著定義專利相關標準並篩選不相關資料,最後進入專利分析流程。於上述檢索流程,講座中特別提到「確認技術特徵、從中心向周邊探索」此二概念。

  「確認技術特徵」部分,透過列表格,檢視所欲檢索的產品/技術的主要技術特徵、關鍵字定義、同義/上位詞,使檢索者能自我檢視所欲檢索的方向及設計的檢索式,是否真的切合產品/技術本身,且不會有所疏漏;於此部分,講座中有說明「上位詞」的概念,並進一步探討「關鍵詞的特性」。子概念的母概念所包含的詞,可視為「上位詞」,例如檢索標的為「原子筆(pen)」其上位用語可為「書寫裝置(writing instrument)」,或以「彈簧(spring)」為例,其上位用語可為「能量儲存的手段(energy-storing means)」。此外,進行檢索時,可思考「關鍵詞的特性」,可從產品/技術或專利本身,思考此為物(名詞)或方法(動詞)之發明,若為物之發明,可進一步將標的拆分為結構、組件、成分,加以分析,若為方法之發明,可進一步將標的拆分為條件、步驟,使檢索結果更為完善精確。

  「從中心向周邊探索的概念」主要為透過同概念下,不同的檢索式,逐步從標的(中心)往外擴展,比對不同檢索結果,藉此檢查檢索是否存有盲點,進而修正檢索式,使檢索結果較為完整、全面。

  新聚能專利分析師Peter詳細介紹 incoPat的基本功能,從檢索介面、檢索結果、分析功能……等一一詳述,除使學員瞭解incoPat具備的功能外,也透過學員實際操作專利資料庫,進一步理解專利檢索實務上的進行。incoPat除能設定檢索的國家、文件類型(公告本、公開本)外,可對結果進行分析,查看根據檢索結果所呈現技術標的生命週期、技術構成、法律分析……等,功能非常全備;此資料庫也具備關鍵詞擴展功能,使用者輸入一關鍵詞,能將此關鍵詞的其他相關、類似用語也一同列出,且支援中英語互相擴充,能使檢索結果更為完善。另一方面,於incoPat檢視專利文獻時,可自定義關鍵字,並醒目標註顏色,讓使用者閱讀專利文獻時,能知道並快速點選切換至關鍵字於文獻中的位置,協助使用者較快檢視該關鍵字於專利文獻中所指的意義是否與檢索標的有關。incoPat更具備超級附圖模式,將圖式所提的元件名稱與專利說明書加以結合,省去使用者自行配對圖式與說明書所提元件名稱的時間。

  綜合上述二部分,筆者參與此次講座後,對於專利檢索的方法,有兩個深刻刻的認知,分別為「確認技術特徵」、「從中心向周邊探索」。

  首先,於「確認技術特徵」部分,筆者認為此為一需多花心力的步驟,必須經過多方的探討,才能以不過於狹窄或過於廣泛的基礎上,進行較為精確的檢索;筆者認為,要完成一份好的檢索報告,如同本次講座「完整的檢索流程建議」第一步所提「閱讀及瞭解檢索技術主題」檢索者需要對欲檢索的技術背景,有一定的瞭解,且後續需審慎的「確認技術特徵」確認自己所欲檢索的技術標的究竟為何,若所訂定的技術特徵不精確,將進一步導致檢索式設計不精確,因而造成檢索結果不精確。故「準備工作~確認技術特徵」所列的表格,使筆者於專利檢索時,有一思考方向及檢核,可以較客觀全面的方式,確認所欲檢索的技術全貌,以及相關聯的關鍵字及上位用語。此表格可增加檢索的精確性及效率性,精確性的部分在於,可降低因一開始設定的檢索標的錯誤,致使檢索方向錯誤,亦或因為檢索範圍過於狹窄,造成部分技術遭剔除,而找不到具威脅性或具價值的專利;可增進效率之因在於經由表格的檢視,能明瞭技術標的究竟為何,使檢索結果不會有過多雜訊,能擁有一筆較為切合技術標的的檢索結果。

  再者「從中心向周邊探索」的部分,筆者認為是個值得嘗試的方法,如此可達盡力檢全之效,因為若只檢索中心部分,則有可能遺漏其他具威脅性、有價值的專利,故透過「從中心向周邊探索」的檢索方式,可檢視在一大概念下,不同的檢索式,檢索結果是否呈現出不同的技術特徵,相信藉此除能使檢索結果更為完善外,更可發現檢索式的盲點,進而逐步慢慢修正檢索式,以達到盡善盡美的結果。

  筆者曾試圖檢索「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由於當初想找尋的技術標的為「深度學習」或「機器學習」,因此主要關鍵字為「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有再配搭其他關鍵字),然檢索結過不僅筆數多,雜訊也多,根本找不到所欲察看的技術標的,本想試圖從關鍵字的替換著手(例如:將深度學習改為人工智能學習網路)以調整檢索式,但成效並不大,後來與老師討論檢索問題時,發現檢索結果的不精確,主因並非檢索式導致,而是一開始設定的「技術標的並不精確」所致。從人工智慧限縮到「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的範圍,雖可排除許多不相干的專利,但由於此二領域的範圍仍非常廣(包含了演算法、圖形辨識、數據處理……等),故檢索的筆數自然不少,故筆者認為,欲獲得好的檢索結果,概念雷同於「一個好的問題,會帶出好的答案」,檢索前,要訂定一完善的技術標的始達檢準之效,是不可馬虎的步驟之一,有了初步的檢索結果後,再透過從中心向周邊探索的步驟,達到盡力檢全的效果。


附註:協助填寫問卷,可下載本次課程講義

為了更貼近各位的需求,點選下方按鈕填寫問卷,即可下載本次課程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