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風險的評估

最近分別跟幾個不同產業的朋友談到目前景氣的狀況以及對未來智財權產業可能的看法,普遍的共識當然是這個狀況可能還會持續一到兩季才會看到轉機,不過其中幾個朋友不約而同的提到專利訴訟可能是這波不景氣當中少數可能升溫的業務項目。
直接閃過從腦中閃出的解釋是消費遲緩造成總體市場萎縮,各產業當中的供應商彼此的競爭又更形激烈,除了降價促銷搶攻對手地盤之外,之前投資這麼多錢所累積的智慧財產權也該是派上用場的時候了,所以幾個主要的出口市場紛紛傳出令人膽戰心驚的消息:某某公司在美國遭受對手祭出ITC禁制令,某某公司出貨到德國因為邊境措施造成貨櫃被扣…,不幸的是,往往這些情境中,台灣的廠商扮演的都是苦主的角色。


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法律訴訟風險,企業要如何及早預防呢? 這個議題其實我們在九月底在竹科的一場演講當中就已經有提到以風險管理的方法來協助企業進行風險的評估以及方案的規劃。最近剛好讀到一些文章提到不錯的分析方法,與大家分享。
從企業主或是法務主管的角度來看,首先要確認的是專利侵權風險在我們這家公司 or 我們這個產業發生的可能性有多高? 這個答案的解題方向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只是比較難取得完整即時的資料,畢竟收到警告信函的公司通常都不會大肆宣揚,所以我們從新聞、財報及公開說明書或是法院訴訟判決的資訊當中所獲得的資料統計出的風險數據通常是會低估。另外也有幾個簡單的指標可供企業主參考:在國家實驗中心的科技產業資訊室一篇文章中提到(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pclass028.htm),他們觀察到台灣廠商第一次面臨美國專利訴訟當時的營業額範圍通常在新台幣20~100億之間,換句話說,以今年天下雜誌所公布的製造業1000大來看,共有600多家公司落入這個範圍,若把標準提高到50~100億的營業額區間的話,也差不多有150家公司左右。
當我們知道自己本身的風險之後,下一步我們則是建議分析專利風險來源,這樣我們才可以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別進行對症下藥。專利侵權風險當然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在製造、銷售及販賣上使用到他人在該國所擁有的專利權。所以這個時候就建議要做一次比較完整的專利檢索,將產品生產所涉及到的技術領域專利做個盤查分類。有朋友會問說這是不是就是要做專利地圖? 我們認為這跟進行專利地圖的程序大致相同,但是可以省略掉對專利進行技術功效分類這個步驟。因為從風險分析的角度來看,我們在這個階段只需要知道我們的產品可能會與哪些專利有關? 而這些專利權又是在哪些公司的手上? 她們的經營方式如何? 我們與他的關係又是如何? 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變成別人眼中的肥羊,那麼誰是天使呢? 當然是學校或是公家研究機構,本身從事研發,但不以生產為營收來源,只要提出適當的授權金,他們都很願意提供專利甚至是技術移轉。最怕就是這個技術領域的專利權掌握在魔鬼手上(我們是指Patent Troll),想要的只是現金,對於其他形式的授權方案沒有興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