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性肥料技術中國領先群倫

圖片說明:各種肥料的優缺點比較

日前受邀針對生物性肥料,尤其是運用細菌或微生物發酵的類型進行專利的分析,所以針對這項技術展開一些調查。根據農委會的定義,微生物肥料係指利用特定活體生物擔任廣義肥料功能的產品,主要包括利用活微生物或是休眠孢子,如細菌( 含放射菌種)、真菌及藻類等製劑,具有間接或直接提供植物養份的效果。相較於會對土地造成鹽化以及可能會有硝酸鹽污染的化學肥料而言,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以讓農民降低化學肥料的使用與依賴,讓土壤與環境更具生態友善,所以國內外農業單位也在積極發展這項技術,國內曾經預估微生物肥料在2008年的產值已有八億元,中國研究機構甚至預估微生物肥料在中國的產值到2015年可高達數十億元。國內相關業者多屬中小企業,研發投入經費相對有限,摘要這項分析報告部分資訊,希望帶給國內相關業者研發方向的參考。

圖片說明: 生物性肥料專利申請趨勢分析

從專利申請量來看,自2007年起,(微)生物性肥料的專利申請量有明顯的提昇趨勢(由於專利公開時間為申請日後18個月,近兩年的數據尚未完全公開,數據的減少不能解釋為案量降低)。

圖片說明:生物性肥料專利國家別數量統計

我們再按國家(PTO)別進行數量的統計分析,發現絕大部分的專利申請案量多來自於對岸中國大陸,若按數量進行排名,台灣是名列第20名,由於中國人口眾多,糧食供給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要問題,在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中,也有針對農業資源研發運用有投入專項進行研究,應能解釋為何中國在此專利申請與成長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我們預估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單從專利數據看來,數量的落後對於台灣業者而言似乎是個不利的狀況,但是若是把農產品的價值鏈以及海峽兩岸的知識產權發展等因素一起考量,又可能發現一些合作的契機,若您希望了解其中更多的資訊,也歡迎您來信或來電與新聚能洽詢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