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檢索分析技巧1~資料範圍篇

large_1721982928

在日前舉辦的一場培訓課程當中,有學員問到如何製作專利地圖的問題,並抱怨分析結果跟產業現狀差距甚大。筆者進一步追問他執行專利檢索的方式才發現,他們是利用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TWPAT)作為檢索工具,而檢索策略只有用到關鍵字的組合,就開始進行資料的分析。

我們發現其實多數研究人員的專利檢索方式也類似培訓課程的那位學員,同樣的,檢索後的結果通常也不令人(或是自己)滿意。為了不要讓這位學員以及其他有相同狀況讀者的長官最後判定專利檢索分析這項工作為不太精準的分析方式,所以除了當場回覆這位學員之外,也期望以本文跟各位分享我們在實務工作上發現的一些影響檢索結果準確性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的方法。

要解決複雜的問題,最好就是把它拆解成幾個簡單的小問題來一一克服。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專利檢索分析項高度專業且繁複的工作,由於專利檢索分析的工作同時涉及對於技術、專利程序、資料處理以及市場的知識與KnowHow,如果您詢問不同的專利分析前輩專家如何做好這件工作,可能會得到不盡相同的建議,但是一般而言,我們還是可以將檢索的流程拆解成1.檢索策略(規劃與執行) 2.從結果的篩選(找出正確且重要的專利);以及3. 進行分析(分類、評等、摘要…) 三個階段。而不同的檢索分析目的,會決定檢索人員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細節,並且也都會有一些影響檢索效率或是準確度的因素,因為篇幅的關係,本文就先以1. 檢索策略階段為主題,來探討進行探討。

search

圖說:專利檢索流程

由專利檢索流程圖我們可以發現,檢索策略階段主要就是利用專利資料庫所提供的介面功能,讓我們從專利資料庫當中找出專利資料。那麼學員利用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TWPAT)進行檢索,錯在哪裡呢?其實錯誤並不是在此,而是在於僅只於此。由於國內對於專利檢索分析所產出的結果統稱為「專利地圖」,而對於這份「專利地圖」的期望自然就是希望它能夠反映出技術的發展趨勢(在美國這類型的專利檢索分析服務會稱為State of the Art)。但是如果您的檢索目的其實是希望知道這個技術的發展趨勢,卻只有檢索中華民國的專利,這個時候就有可能產生相當大的抽樣誤差了。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張圖看到各大專利局(Patent Office, PTO)受理專利數量的年度統計,從第一張圖我們可以看到自2005年起,中國專利的總申請量就已經超過美國與日本,,成為受理專利申請量最大的PTO(根據中華民國智慧局統計,2012年的專利申請量約85000多件,約與德國相當)到2011年時,中國專利局的年度專利申請量更超過160萬件(而以智慧局公告的數據,2011年的專利申請量約8萬多件,大約只有中國同期專利申請量的1/20)。由於中國的實用新型專利是不需要實質審查的,所以總量中可能富含水份,我們也從第二張圖看到直到2011年,中國”發明專利”的申請量才正式超越了美國,成為真正的發明保護大國。這些統計數據同時也告訴我們,如果您要了解全世界”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以前可能是要唯美日是瞻,但是未來,中國的專利資料絕對是不能夠忽略的技術情報來源。(如果檢索目的不只是要追蹤”最新”的技術,而是要了解技術的發展脈絡的話,較早的前案應該會出現在日本或是美國的專利資料中)

pto_app

圖片說明:2001-2011主要PTO專利(合併發明、新型及設計)申請量統計(資料來源:WIPO)

invention

圖片說明:2007-2011主要PTO發明專利申請量統計(資料來源:WIPO)

了解上述資訊之後,當我們進行專利地圖製作(或是更嚴格的來說是進行技術現狀調查檢索時)時,”只”檢索了中華民國專利當然不夠,最好還要將美國、日本以及中國等專利申請量較大的PTO納入情報範圍當中;除此之外,若是公司產品還會銷售到巴西、俄羅斯、印度或是南非現在的金磚五國甚至其他區域,在進行專利檢索時,自然就要把這些國家的專利資料納入檢索的範圍,這樣分析的結果除了讓主管以及研究人員了解技術現狀之外(所有的專利),還能進一步掌握潛在的專利侵權風險(已獲證且仍然有效的專利)。

data_coverage

圖說: 資料涵蓋範圍與公司業務範圍之比較

讀者可能會問:這樣一來,進行專利檢索不就很麻煩?我們認為的確是這樣,要取得正確詳盡的專利技術情報,絕對不是下幾個關鍵字,然後透過工具跑出圖表這麼簡單的工作。那麼,製作專利地圖到你還有哪些需注意事項呢?其實真的有蠻多細節的,後續我們會逐步跟各位讀者一起探討。

 

photo credit: Dunechaser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