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的智財策略

最近參加一些與創業相關的聚會,當在討論新創事業的智財策略時,大家的爭論往往會將問題窄化為應該或是不應該申請專利,但是新創公司千百種類型與樣態,有的時候對A公司導出的建議套用到B公司會發生完全錯誤的狀況。剛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討論到這個議題,簡介蠻中肯的,分享給各位參考。

專業智財服務公司指出,新創公司應該在整體業務規劃的架構下,分析專利布局和成本/效益平衡的問題,如此才能做出最佳決策,因為商業模式五花八門,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策略要素和競爭優勢,如果專利可以提供或支持商業模式的基礎,使效益大大超過所花成本,那麼企業就該追求專利,否則沒必要這麼做。

舉例而言,一家新創公司想要成為專利授權實體,一家軟體公司則計畫開放原始碼,透過服務來賺取營收,這兩家公司的專利策略絕對不同,而且也不應該相同。這是專利策略光譜上的兩個極端,而眾多新創公司就位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所以,新創公司該怎麼做呢?

專家建議,回到商業模式的根本,檢視智財制度對於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能有多少貢獻,才是明智的決策原則。此外,了解支持商業模式假設前提的不確定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新創公司可以利用兩種方法,協助進行上述分析。

首先是Steve Blank,Blank認為新創公司的存在目的是在尋找可規模化商業模式,先從設定一組假設開始,再藉由客戶和資料進行測試,然後根據發現決定重複或改變。Blank也建議使用「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 ,透過結構化方法來獲取核心假設。

 cavasa

商業模式圖運用範例

圖片來源:chefnextdoor.wordpress.com

如果是已發展事業,建議採用HambrickFredrickson模式策略,其中包含五大元素,如下圖所示:

Hambrick

圖片來源:New Morning IP

所有公司都必須了解和說明他們用以推動商業模式的智財策略,同時也必須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取得與主張法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想要把軟體技術用專利保護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確認拿到專利權,申請一件台灣專利五年左右的投入成本大概只要台幣五萬元,但假使你希望保護範圍增加到美國、日本、中國、歐洲等地的話,這樣的保護成本可能就要投入上百萬元,如果追求智財的成本過於高昂,或許就該果斷改變策略!

參考來源:IP Strategies for Startups, New Mor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