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技術的專利與SEP趨勢

20年前很難想像軟體公司會去製造汽車,如今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出現,不只軟體和通訊公司研發汽車,傳統車廠也開始研究起複雜的軟體概念和感測器。IPlytics利用IPlytics Platform資料庫,針對自動駕駛技術現況,分析大量專利文件、標準貢獻文稿以及5G、V2X、802.11領域的已宣告標準必要專利(SEP),找到58,675件相關專利,共計32,906個專利家族,為您帶來以下最新的專利與SEP趨勢報告。

圖1顯示2009~2019年間的每年專利申請數量,去年(2018年)成長尤其顯著。自動駕駛專利數量自2016年以來已經成長4倍。

1:每年自動駕駛專利申請數量

圖2顯示自動駕駛專利的所有權人是哪些企業,前三名(以專利家族數量計)依序是豐田(Toyota)、福特(Ford)、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前十名企業中6家來自美國,4家來自亞洲。從專利角度來看,歐洲的自動駕駛技術不論在汽車產業或科技領域,都遠遠落後競爭對手。

2:自動駕駛專利的主要持有人

哪些專利局受理最多自動駕駛專利申請?如圖3所示,大多數自動駕駛專利都是在美國提出申請,其次為日本和中國。

3:各國專利申請數量

IPlytics 利用專利評價統計指標分析專利組合的強弱與定位,共計7項指標,以下圖4列出其中的市場覆蓋指標與技術重要性指標。市場覆蓋(market coverage, MC)指標評估專利家族規模(計算專利家族提出專利申請的每個國家,除以該國的GDP,專利提出申請的國家愈多,技術的國際市場潛能愈高),技術重要性(technical relevance, TR)指標計算專利獲得的引證次數。

圖4顯示前十大專利持有人中,僅Alphabet (Google) 和通用汽車的專利組合有高TR分數(高於平均的分數)。另一方面,所有專利組合都有高於平均的MC分數,代表專利所有權人認為他們的專利值得跨國保護,同時反映企業看見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性與潛能。

4:自動駕駛專利組合的專利評價指標

IPlytics將所有專利家族依照產業應用分組,圖5顯示機械工程(35%)與儀器(34%)佔比勢均力敵,其次是電氣工程(27%)。自動駕駛主要是感測器蒐集資料,電腦處理這些資料,機械再執行電腦的指令,因此很自然會有高達96%的自動駕駛專利屬於機械工程、儀器和電器工程領域。

5:自動駕駛技術的產業部門分布

車輛在自動駕駛過程需要匯集多方資料才能做出適當的導航決策與行車判斷,為使不同系統與裝置能夠透過網路順暢交換資料,技術標準化是必要手段。複雜技術(例如4G/5G或WiFi)的標準發展往往牽涉許多有專利權的解決方案,除了分析專利資料之外,也值得看看有哪些公司積極參與標準的發展,IPlytics特別針對V2X和4G/5G標準,以及短程標準(例如DSRC標準(802.11p))進行分析,這些標準都是參與公司提出技術貢獻並在國際會議上共同討論而成。圖6列出提交技術貢獻,幫助標準發展的企業。

6:自動駕駛標準的前十大貢獻企業

自動駕駛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依次是LG、華為(Huawei)及三星(Samsung),都是行動通訊公司,目前在自動駕駛標準的佔比合計達27%。再用IPlytics Platform檢索自動駕駛相關SEP,結果如圖7所示,華為是擁有最多自動駕駛SEP的企業,其次為LG、英特爾(Intel)及三星。

從標準與已宣告SEP的分析結果看來,截至目前為止,尚無車廠或汽車供應商參與自動駕駛領域連網標準的發展。

7:自動駕駛標準前十大SEP宣告企業

結論

以上專利分析顯示自動駕駛技術在不同產業領域都有顯著成長。資深專利經理人與專利主管應該考量以下幾點:

  • 自動駕駛的未來技術將會愈來愈倚賴專利技術。
  • 自動駕駛技術、資訊娛樂、導航及通訊將愈來愈倚賴有專利權的技術標準,例如5G、V2X或802.11p。
  • 許可主管(Licensing directors)應提早思考權利金成本與適當的擔保支出。
  • 專利部門與研發單位不只應該思考專利申請數據反映的資訊,還應監控標準化活動與SEP的宣告 – 分析專利與技術標準的相互作用,以將IP潛在風險量化。
  • 汽車產業應增加標準開發活動的參與,以影響自動駕駛相關的連網標準。

關於IPlytics Platform

IPlytics Platform為先進的IP情報工具,擁有強大的技術地圖與企業競爭地位分析能力,能夠執行專利評價分析、專利必要性分析、專利移轉趨勢或訴訟資訊分析。單一平台收錄超過9000萬件專利、400萬項技術標準、280,000 件標準必要專利、6000萬篇科學論文以及400萬家企業與新創事業的檔案。直覺式圖形介面可讓用戶輕鬆瀏覽、分析、深究全文資訊,執行深度技術分析或是長期監控市場區塊。

更多資訊請洽新聚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