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思考的營業秘密清單管理盲點

近期不少公司都開始仿效台積電開始推行營業秘密註冊制度,然而,也開始有些質疑聲音出現,表示建立營業秘密清單會不會讓有心竊密人士更能輕易知道營業密的資訊所在,營業秘密清單建立的贊否論也逐漸在業界形成,對此,「Trade Secret Management and the Fear of Missing Something」一文作者和他群組律師們討論的重點問題是公司是否應該創建一份營業秘密“清單”,以便能夠明智地管理它們,並在必須上法庭保護它們時做好準備?,這看似大家都會認同的簡單題目,卻有人提出一個尖銳反駁,那不在清單中的其他資訊是不是變得不重要,藉由這個想法也衍伸出一般人對於營業秘密清單管理的2個盲點如下述,我們可經由盲點分析來評估自己公司是否應該建立營業秘密清單管理。


盲點1: 營業秘密清單一次用終身?

當建立一份營業秘密清單時,我們應該認知能放入清單的資訊或文件是經過篩選,無論此篩選門檻在每個公司的設定高低不一,但能進入清單內的資訊就是比沒放進來的資訊更具被視為營業秘密的屬性,到這邊我們可以回答前述清單反對者的質疑,不在清單中的其他資訊的確被被認定相對不重要,但是關鍵問題就出現了,這份營業秘密清單更新頻率是否也經過深思熟慮,清單內容是否搭配有增刪這類持續維護工作,這個毛病十分普遍發生於台灣公司之中,很多公司會建立營業秘密清單可能就是顧問協助建立制度初期會花功夫執行,之後就甚少維護,或是用註冊制度來建立清單,但未於執行一段期間後,進行檢視來告知同仁註冊範圍是否要調整,簡而言之就是如果清單建立未遵照PDCA的模式來執行,就可能發生本該納入營業秘密清單管理的資訊卻未列入的風險,因此,唯有持續維護更新才能讓清單內容保持相對重要特性。


盲點2: 有清單更容易洩密?

如開頭所述,”此地無銀三百兩”常被人當作反對營業秘密清單建立的想法,集中管理是否增加洩密風險?作者在文中討論營業秘密清單建立的觀點中提到在訴訟時有清單可建立公司對於營業秘密有做管理,有管理也意味公司對於營業秘密的重視,這個想法是可和台灣公司在營業秘密管理的實際狀況進行連結,不少營業秘密侵權案件就是發生在企業主對於營業秘密管理的輕視甚至無做為所導致,而有做管理的企業在面對侵權案件發生時的應對狀況的確也優於沒做營業秘密管理的公司,既然營業秘密管理的重要性已被社會所認同,那清單作為管理措施之一就應該認同其重要性。前文提到清單容易被人知道營業祕密的所在,其實就要理解清單具有識別和分級保護的價值,一方面可讓員工識別該負保密義務的標的,另一方面可區分出在清單上資訊文件要有對應的保護措施,這說明營業秘密反倒因為集中做保密管理會比營業秘密四散而不清楚個別保護狀況對公司來說更有保障,因此,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把營業秘密清單只當做一份文件來看,或許就會讓有心人容易知悉的風險,但把清單作為機密文件管理,運用保密措施進行管制,這樣清單反而成為公司的有效資源。


「Trade Secret Management and the Fear of Missing Something」作者以訴訟角度來評估營業秘密清單建立的效益,但為減低風險引發的訴訟危機,公司就要在管理面上針對訴訟風險應對條件進行制度建置與運作,然而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的,公司對於營業秘密清單應該要先去除認知的盲點,這樣可減少營業秘密清單制度運行踩雷的狀況發生,並且日常執行的成果能因應風險帶來的影響。

延伸閱讀